:::
  • 1
  • 2
  • 4
  • 3
  • 5
104學年度教學特優教師教學心得分享
【薪火永流傳】

     
        歷史學科是一門古老的學問,古羅馬時代的西塞羅曾經定義,「人文主義者」是指受過語法、修辭、歷史、詩歌和哲學等教育的人。歷史學系的教學目標之一,便是培養「人文素養」,這是一種無法用分數量化的重要能力,應來自教師課堂的經營與潛移默化。

    無論是在歷史專業或通識教育的課堂上,首先,我會求學生「互相尊重」,因為當學生對每一門學科或專業有所尊重的時候,自然會具備認真學習的基本態度。尊重的具體要求之一是,上課不聊天、講手機。學生選課的原因錯綜複雜,聽說其中一個原因是,高老師的課很安靜。我很感謝曾經修課的學生,他們大多願意在課堂上學習互相尊重,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歷史至今仍經常被誤解為一門背多分的科目,在這個網路發達與資訊氾濫的時代裡,一位歷史教師如何不被google取代?其存在價值為何?我想,只有透過課堂的經營與互動,才能讓師生在教與學之中共同成長。

    這幾年,我在歷史學系負責大一的「中國通史」,期中考之後發考卷經常是一場震撼教育。當他們二、三年級再來修我其它的專業科目時,我很開心地見證了大多數同學的成長與進步。其實學生很在意老師有沒有公平的打成績,教師應給予學生公平而有尊嚴的分數,大多數的學生並沒有期待一個討好他們的分數,他們更希望藉此了解自己的學習成效,或者因為自己的努力得到自我肯定的回饋。我相信,歷史系的學習與訓練並不會白費,我們需要一點兒時間—「讓子彈飛」。

    幾年前,通識中心進行評鑑訪談,委員們問我一個問題:是否喜歡上通識的歷史課?我回答:我很喜歡,因為歷史是一門好學問,這是歷史老師向他們展現歷史魅力的大好機會。委員們聽完大笑。唐代文人韓愈的〈師說〉已經明白地揭示一位好老師的職責:「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在人生學習的路上,我曾經遇見許多的良師益友,因為他們,讓我成為更好的人。我非常地榮幸,能夠教導一門古老而有智慧的學問,也樂於在工作之中與諸多年輕的學子相遇,並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成為彼此生命中一段悅耳的學習樂章。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