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 2
  • 4
  • 3
  • 5
專題講座「教室與身邊的故事-大學課程發展「地方故事」歷程的分享」活動
【成果萬花筒】

        為協助教師在教學、課程規劃上更加精進,以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學教中心於1060321(星期二)舉辦了專題講座「教室與身邊的故事-大學課程發展「地方故事」歷程的分享」活動,邀請資訊傳播學系楊智明老師分享「在地故事專案」的課程經驗,並邀請畢業生回校分享參與專案課程對他們的影響及啟示。

        首先,楊老師簡單的講述自己進入學界的經歷,並分享他布置給學生的第一份作業─「代表自我的圖案設計」對他的啟發,楊老師認為做作業是一種自我探索的過程,透過它能使我們更加了解自己。

    其次,老師分享了三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教室的印象」,藉由觀察、分享學生作品,進而帶入「觀察,自我探索,實際動手做,思辨,完成。」的概念,以及進一步思考如何有系統地讓這些經驗融入課程裡。

    第二個故事是「身邊的故事」,楊老師提起多年前教授的「說故事跟腳本企劃」課程,學生們作品裡的奇思妙想總讓人印象深刻,對於老師而言,這些想法都是很棒的回饋。然而,這當中還是少了一些對於生活脈絡細緻的觀察、敘事力,所以楊老師開始思考是否能透過一些方式或明確的目標將其套入課程,這就是「在地故事專案」發想的由來。「在地故事」這個主題可以讓參與者碰觸到天、地、人、社區,教室的觀念不再侷限於傳統教室,而是開始轉變成「教室在觀音和大屯之間」的一個概念。

六年來,「在地故事」專案從「去冰」到現今的「老先生的十八本日記」,每一個故事的記錄、敘述方式都沒有重複。因為每個班的學生特質都迥然不同,所以適用的方式也不同,找到學生、班級的特質,運用合適的方法輔助,對專案或計劃的執行會更加順利。

    第三個故事是「坐看雲起」,楊老師形容這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每個案子裡或多或少會有讓人覺得無法克服的困難,若以洗衣機來舉例,教室就好比洗衣的機器,作業就像洗衣的過程,清洗時則是一個故事的製程,若這個過程出現問題,就必須回頭找出問題所在,並解決問題。而根據這六年來專案呈現的軌跡變化,可以看出不一樣世代學生間的差異,從傳統的紙本記錄到現今學生離不開的手機記錄方式,這種變化不僅是記錄方式的改變,更是「文本」跟「思辨」的流失。「在地故事」一直想要做的一點就是重新去體會生活中的脈絡,這些故事對於楊老師在安排作業、設計專案上都有很深的影響,也是老師在未來課程的規劃和安排上所參考的依據。

    最後,兩位畢業生分別上台分享當初參與活動的心得、心境的變化、學習到的可以受用一生的經驗,替這個專題講座畫下完美的結束。

 


cron web_use_log